干式变压器基础制作需综合考虑结构稳固性、减震降噪、环境适应性及施工规范性,以下是具体要点:
一、基础结构设计
承重与稳定性
基础需承受变压器满载运行时的振动和重量,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厚度根据变压器容量确定(如10kV干式变压器混凝土台厚度建议≥130mm)。
内部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(网格100mm×100mm),增强抗裂性能,钢筋网与限位边框焊接固定。
隔振降噪
多层隔振垫:底部铺设50mm厚橡胶层作为第一阻尼隔振垫,上方叠加20mm厚硬质阻燃挤塑聚苯板作为第二阻尼隔振垫,通过凹凸结构(凹槽深度5-8mm)与混凝土台连接,减少振动传递。
限位与密封:隔振垫由限位边框固定,边框底部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连接,内侧填充硅胶密封层,防止振动噪声通过缝隙传播。
环境适应性
基础表面需进行防腐处理(如镀锌或喷涂防锈漆),适应户外或潮湿环境。
预留散热通道,确保变压器底部空气流通,避免局部过热。
二、施工要点
尺寸匹配
基础尺寸应略大于变压器底座(通常每侧超出50-100mm),预留安装和检修空间。
预埋地脚螺栓或定位销,确保变压器安装时与基础精准对齐。
材料选择
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,钢筋采用HRB400级,隔振垫需具备阻燃、耐老化性能(如氯丁橡胶或硅橡胶)。
限位边框建议使用角钢或槽钢,表面镀锌防腐。
施工流程
基层处理:夯实地面,铺设碎石垫层(厚度100-150mm)并压实。
隔振垫安装:按设计顺序铺设橡胶层和挤塑聚苯板,确保接缝紧密。
钢筋绑扎:按图纸要求绑扎钢筋网,预留与限位边框的焊接点。
混凝土浇筑:分层浇筑混凝土,振捣密实,表面抹平并覆盖养护(养护期≥14天)。
密封处理:混凝土台与限位边框间隙填充硅胶,形成柔性密封层。
三、验收标准
外观检查
基础表面平整无裂缝,隔振垫无破损或脱层。
限位边框安装牢固,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。
性能测试
承载测试:施加变压器重量1.2倍的静载荷,持续24小时,基础无沉降或开裂。
隔振效果:运行状态下,变压器振动加速度级较硬基础降低≥10dB(A)。
噪声测试:距基础1米处噪声值≤55dB(A)(符合GB/T 10069.3-2008标准)。
四、推荐方案示例(10kV干式变压器)
基础尺寸:长×宽×高=2000mm×1200mm×300mm(含隔振垫厚度)。
隔振系统:50mm橡胶层+20mm挤塑聚苯板,限位边框采用50×50×5mm角钢。
混凝土强度:C35,配Φ12双层双向钢筋网。
适用场景:室内变电站或户外无负层环境,变压器容量≤2500kVA。